包头市东河区南海湿地景区是内蒙古重要的城市湿地公园,总面积约2000公顷,是候鸟迁徙的重要驿站和野生动植物的天然栖息地。通过AR数字互动体验,将湿地生态科普、蒙古族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打造沉浸式探索体验。游客可以通过AR技术近距离观察珍稀鸟类习性、了解湿地生态系统,同时感受蒙古族传统文化的魅力。预期通过趣味性与教育性相结合的方式,提升景区吸引力,增强游客的参与度和文化认同感。
游客进入景区后扫描入口处的AR标识,获得专属的"湿地守护者护照",虚拟向导"小苇草"将以蒙古族少年/少女形象出现,介绍探索任务和奖励机制。
在观鸟台扫描AR标识,可以触发3D候鸟模型,展示不同季节出现的候鸟种类、迁徙路线动画。完成候鸟知识问答可获得收集徽章。
通过AR识别水生植物,展示植物生长过程、生态价值。游客可以参与虚拟植物种植,体验湿地生态系统的维护过程。
在特定区域触发AR蒙古包场景,展示传统蒙古族生活场景。游客可以虚拟体验传统服饰穿戴、制作奶茶等互动项目。
根据不同季节推出特色AR互动,如春季芦苇抽芽、夏季荷花绽放、秋季候鸟迁徙、冬季冰雪奇景等主题活动。
设置垃圾分类、节水护绿等AR小游戏,寓教于乐传递环保理念。完成任务可获得相应成就勋章。
支持AR场景合影、徽章收集展示、探索历程分享等功能,增强社交传播效果。
通过AR数字化体验,南海湿地景区将实现以下目标:提升景区科普教育效果,增强游客对湿地生态和蒙古族文化的理解;提高游客参与度和停留时间;带动景区二次传播,提升景区知名度;助力景区四季经营,带动周边经济发展。该AR体验将成为景区特色亮点,树立科技赋能文旅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