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市博物馆始建于1922年,是黑龙江省历史最悠久的综合性博物馆。馆内珍藏了大量反映黑龙江地区历史文化、民族风情和自然资源的珍贵文物,包括远古时期的猛犸象化石、清代的满族文物,以及反映近代哈尔滨中东铁路建设和城市发展的历史文献等。通过AR数字化体验的引入,将传统静态展览转变为沉浸式互动体验,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哈尔滨的历史变迁。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能提升博物馆的参观体验,还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让历史文化遗产以更生动的方式传承下去。预期通过AR技术的应用,将提升博物馆年访问量30%以上,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参观率预计提升50%,同时提高文物知识的传播效率和观众的参与度。
游客通过微信小程序扫描博物馆入口处的AR标识,激活"哈尔滨时光门"。虚拟的1920年代老哈尔滨街景将浮现在眼前,一位身着中东铁路职员服装的虚拟讲解员将出现,为游客介绍参观路线并发放虚拟的"哈尔滨文化护照",开启探索之旅。
在古生物展区,游客可以通过AR扫描猛犸象化石,让史前生物"活"起来。通过手机屏幕,可以看到栩栩如生的猛犸象在冰河世纪的环境中活动,并通过互动问答了解相关知识,完成"远古探索家"成就。
在满族文物展区,游客将化身为"寻宝员",通过AR扫描不同文物,收集满族生活场景碎片。集齐一定数量后,可以在手机中还原一个完整的满族传统家庭场景,并可以与场景中的物品互动,了解满族生活习俗。
在中东铁路展区,游客可以通过AR体验"虚拟车站"。扫描展品后,仿佛穿越回20世纪初的哈尔滨火车站,体验当时的购票、候车场景,还可以通过小游戏体验铁路建设过程,获得"铁路工程师"勋章。
在城市发展展区,AR技术将重现老道外、中央大街等历史街区的繁华景象。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屏幕,看到不同年代的建筑风貌变迁,与虚拟的老街商贩互动,体验老哈尔滨的市井生活。
设置虚拟的文物修复工作台,游客可以通过AR技术尝试修复破损的文物。通过拼图、上色等互动游戏,了解文物修复的基本原理和工作流程,获得"文物修复师"称号。
基于整个博物馆设计的AR解谜游戏,游客需要收集线索,解开与文物相关的谜题,完成一系列任务获得积分。累计积分可以兑换博物馆文创商品优惠券或限定AR滤镜。
游客可以在特定展区使用AR拍照功能,与虚拟场景和人物互动拍照。这些照片可以直接分享到社交媒体,并加入博物馆的"文化记忆墙",与其他游客共同创建数字化的参观回忆。
通过AR数字化体验,哈尔滨市博物馆将实现以下目标:1)提升参观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增加游客驻留时间;2)通过游戏化设计提高文物知识的传播效果;3)扩大博物馆在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4)形成独特的数字文化IP,提升博物馆品牌价值;5)通过社交分享功能扩大传播范围;6)收集用户行为数据,为展陈优化提供依据。预计项目上线后首年可带来40%的参观人次增长,用户满意度提升35%,社交媒体提及量提升60%,文创产品销售提升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