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地震博物馆是我国首座地震主题博物馆,建于1998年,位于兰州市城关区北滨河东路,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馆内全面展示了地震科普知识、地震历史、防震减灾等内容,是集科普教育、防灾减灾宣传和地震遗址保护于一体的专业性博物馆。通过AR数字化体验升级,将传统的静态展示转变为沉浸式互动体验,让游客深入了解地震科学知识,提升防灾意识。AR技术的运用不仅能让抽象的地震知识变得直观易懂,还能通过游戏化设计提高参观兴趣,实现寓教于乐。预期通过此次数字化升级,能够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提升博物馆的科普教育效果,同时为防震减灾知识的传播开辟新途径。此外,AR体验还将展现甘肃地区的地震历史文化,增强人们对地震安全的重视,推动防灾减灾文化建设。
游客进入博物馆后,通过微信扫描入口处的AR码,激活"地震使者"身份。系统自动生成个性化电子徽章,并获得任务手册。虚拟讲解员将以全息投影的方式出现,介绍参观路线和互动玩法,开启探索之旅。
在地球构造展区,游客通过AR扫描展板,可以看到逼真的地球内部结构三维模型。通过手势互动,可以层层剥开地壳、地幔,深入了解地心运动。互动过程中设置趣味问答,答对可获得相应积分。
在历史地震展区,AR技术还原重大地震场景。游客可以"穿越"到1920年海原大地震现场,通过360度全景体验地震瞬间,了解地震破坏力,同时呈现当时救援场景,彰显人性光辉。
设计情境式逃生游戏,游客通过AR体验不同场景下的地震避险。比如在教室、商场、地铁等场所,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做出正确避险选择。完成后获得"安全专家"勋章。
对准各类地震仪器,AR叠加显示其工作原理动画。游客可以虚拟操作这些仪器,体验地震波的探测过程。通过趣味化展示,加深对地震监测技术的理解。
设计"防震总动员"解谜游戏,游客需要在馆内寻找线索,完成各种防震减灾相关的小游戏。比如正确组装应急包、识别建筑物安全隐患等,让科普知识更有趣。
通过AR技术,将抽象的地震波传播过程可视化。游客可以通过手势控制,模拟不同类型地震波的传播特征,观察它们对地表造成的影响。
游客在体验过程中获得的徽章、积分可以在线分享。还可以收集AR特效滤镜,制作趣味短视频。系统会根据完成度推荐个性化参观路线,鼓励多次打卡。
通过AR数字化体验升级,兰州市地震博物馆将实现以下效果: 1. 显著提升参观体验趣味性,预计年轻观众参观量提升50%以上; 2. 加深游客对地震知识的理解,科普效果得到明显提升; 3. 通过社交分享功能扩大博物馆影响力,提高知名度; 4. 游戏化设计激发重复参观意愿,增加博物馆粘性; 5. 带动周边文创产品开发,提升场馆经营效益; 6. 形成可推广的博物馆数字化转型范例,助力文博行业创新发展。
AR+AI让建筑可阅读,让虚拟与现实融合,为游客带来不同寻常的体验!
2023年,元云科技正式发布【智慧文旅AR元宇宙】云计算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景区游客体验的数字化升级,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该平台运用AR+AI等先进技术,结合游戏化设计理念,全方位重塑游客体验!同时,我们提供项目定制及文创联动两种合作方式,形式不同、费用不同、回报不同,期待您的选择!
免费申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