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位于贵州省湄潭县,是一座记录浙江大学1940-1946年西迁办学历史的重要场馆。在抗日战争期间,浙江大学从杭州迁至湄潭,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办学,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通过AR数字化互动体验,可以让参观者身临其境地感受那段峥嵘岁月,深入了解浙大师生在湄潭的求学与生活。本次AR体验设计融合了历史叙事、情境还原、游戏化互动等多种形式,旨在通过科技手段激活历史记忆,让青年一代更好地传承浙大精神。预期通过这种沉浸式体验方式,能够让参观者对浙大西迁历史产生更强烈的情感共鸣,提升场馆的参观体验和教育效果,同时也为文博场馆的数字化转型提供新思路。
游客通过微信扫描展馆入口处的引导牌,启动AR导览小程序。竺可桢校长的虚拟形象将出现并欢迎游客,为游客发放一本虚拟的"西迁日记",记录整个参观过程。同时介绍浙大西迁的历史背景,设置任务引导游客探索六年西迁办学的重要场景。
在展示浙大迁徙路线的展区,游客通过AR还原当年师生徒步跋涉的场景。通过手机屏幕可看到虚拟的浙大师生队伍在崎岖山路上前行,游客需要完成简单的体感互动,如迈步、避障等,体会当年迁徙之路的艰辛。完成互动后可获得"跋涉者"徽章。
在教室场景展区,AR技术还原当年浙大在湄潭的课堂场景。游客可以看到虚拟的师生在简陋教室中认真授课和学习的场景,通过点击虚拟人物可以听到他们的故事。还可以通过AR体验当时的物理实验、化学实验等教学场景,参与简单的虚拟实验操作。
设计"寻找西迁记忆"的AR探索游戏,在展馆不同区域设置与浙大西迁生活相关的虚拟物件,如竹简、油灯、课本等。游客需要根据提示寻找这些物件,通过AR扫描后可以了解相关历史故事,收集齐全套物件可获得"西迁考古家"成就。
通过AR还原浙大师生与湄潭百姓共同建设校园的场景。游客可以参与虚拟建设互动,如搬运建材、搭建课室等,体验当年师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完成任务后可获得"建设者"勋章,并解锁相关历史照片和故事。
在科研成果展区,通过AR技术展示西迁期间浙大取得的重要科研成果。游客可以通过手机查看3D模型演示,如民族工业化学实验、农业改良研究等,并通过简单的虚拟操作参与其中,体验科研过程。
在特定展区通过AR技术呈现微型全息剧场,重现西迁时期的重要历史场景和人物故事。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屏幕观看3-5分钟的沉浸式历史短剧,感受那个特殊年代的人文精神。
参观结束后,游客可以通过AR合影功能与虚拟的历史人物合照,在"西迁日记"中收集自己的参观足迹和心得体会,并可以生成个性化的西迁精神传承证书分享到社交媒体。
通过AR数字化体验,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将实现以下效果: 1. 提升参观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吸引更多年轻观众深入了解浙大西迁历史; 2. 通过情境化体验加深参观者对历史的理解和情感共鸣; 3. 实现历史资料的生动化呈现,增强教育效果; 4. 促进文化传播创新,提升场馆影响力; 5. 为文博场馆数字化转型提供可借鉴的案例。 整体而言,AR体验将帮助浙大西迁历史陈列馆更好地发挥其文化传承和教育功能,让历史记忆更有温度、更具感染力。
AR+AI让建筑可阅读,让虚拟与现实融合,为游客带来不同寻常的体验!
2023年,元云科技正式发布【智慧文旅AR元宇宙】云计算服务平台,真正实现景区游客体验的数字化升级,为游客带来前所未有的互动体验。该平台运用AR+AI等先进技术,结合游戏化设计理念,全方位重塑游客体验!同时,我们提供项目定制及文创联动两种合作方式,形式不同、费用不同、回报不同,期待您的选择!
免费申请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