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光市世盛民俗博物馆是一座以展示胶东民俗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博物馆,占地面积5000平方米,馆内收藏了大量反映胶东地区民间生活、民俗习惯、农耕文化和手工艺品等文物。通过AR数字互动体验的引入,将传统静态展示转化为沉浸式体验,让游客能够深入了解胶东民俗文化的精髓。AR技术与文物展示的结合,不仅能提升参观体验的趣味性和互动性,还能实现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和传承。预期通过多样化的AR体验形式,提升博物馆的参观人次30%以上,特别是吸引年轻群体走进博物馆,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同时,通过数据收集分析,为博物馆展陈优化和活动策划提供决策依据。
游客扫描入口处的引导牌,虚拟人物"小盛"将作为专属讲解员伴随全程。小盛形象采用传统胶东民俗服饰,通过AR投影呈现,能与游客进行智能对话互动,解答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参观路线推荐。同时获得一本虚拟的"胶东文化护照",记录参观过程中的打卡与收集成就。
在农具展区,游客可以通过AR技术"穿越"至古代农耕场景。通过手机屏幕,可以看到虚拟农民使用展品进行耕种、收割等操作演示。游客还可以通过体感互动,亲自尝试使用这些农具。完成互动后,将获得"胶东农耕达人"徽章。
在传统手工艺展区,AR技术重现匠人制作过程。游客可以观看剪纸、泥塑等非遗技艺的虚拟教学,通过手机屏幕跟随指导完成简单的创作。系统会对作品进行实时评分,优秀作品可以保存并分享到社交媒体。
设计多个传统节日场景,如元宵节、端午节等。游客通过AR进入场景后,需要完成相应的任务,如制作元宵、包粽子等。过程中将了解节日的由来和习俗,获得"民俗文化传承人"称号。
对展出的老物件进行AR扫描,即可触发与之相关的历史故事动画。通过虚拟场景还原,展现物件在不同时期的使用场景和相关人物故事,让静态展品"活"起来。收集一定数量的物件故事后,解锁"时光收藏家"勋章。
在传统民居展区,AR技术展现建筑结构的剖面图和构造特点。游客可以通过虚拟重建看到完整的古代民居生活场景,体验不同时期胶东居民的生活方式。完成探索后获得"建筑考古家"称号。
利用AR技术在特定区域呈现胶东地区特色的民间艺术表演,如柳子戏、渔鼓等。游客可以通过手机屏幕观看虚拟演出,还可以尝试与虚拟演员互动,学习简单的表演动作。
设计多个AR打卡点,配备趣味性的虚拟场景和道具。游客可以与虚拟场景合影,并直接分享至社交平台。同时设置团队闯关模式,多人协作完成任务可获得额外奖励。
通过AR数字化体验,世盛民俗博物馆将实现以下目标: 1. 提升参观体验的互动性和趣味性,延长游客驻留时间; 2. 通过游戏化设计提高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兴趣; 3. 实现文物展示方式的创新,增强文化传播效果; 4. 通过社交分享扩大博物馆影响力,带动周边文旅产业发展; 5. 建立数字化展示标准,为其他文博场馆提供借鉴; 6. 助力博物馆智慧化转型,提升运营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