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位于陕西杨凌示范区,是一个集科普教育、植物展示、文化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园区。通过AR数字互动体验,将园区丰富的农业文化遗产与现代科技完美融合,让游客在趣味性十足的互动过程中了解农业发展历史、植物科普知识及科研成果。此举不仅能提升游客的参观体验,也将促进科普教育效果,预期能带动园区参观人次提升30%,科普教育效果提升50%,为农业科技文化传播开创新模式。
游客入园时扫描园区地图牌,激活AR虚拟讲解员"小麦妹妹",获得电子导览手册。虚拟讲解员将介绍园区布局、参观路线建议和特色景点,并发放"科技农创家"徽章收集任务。
在植物展区,游客可通过AR扫描植物标牌,触发3D植物生长动画,展示植物生长全过程。同时解锁植物图鉴卡片,收集后可获得"植物学家"勋章。每个展区设置趣味科普问答,答对可获得相应积分。
在传统农具展示区,AR扫描展品可触发古代农耕场景重现,游客可通过手机屏幕与虚拟农具互动,体验不同时期的耕作方式。完成互动可获得"农耕传承人"称号。
在科研成果展示区,通过AR识别展板,可观看农作物育种、病虫害防治等科研视频。设置"微观世界"功能,让游客通过AR体验显微镜下的植物组织结构。完成互动获得"未来农业家"勋章。
根据不同季节,推出特色AR互动活动。如春季赏花寻宝、夏季昆虫观察、秋季丰收打卡、冬季暖室探秘等。完成相应季节主题任务可获得限定徽章。
设置AR美拍点,游客可与虚拟场景合影,加入趣味贴纸和装饰道具。支持一键分享至社交平台,并可查看收集的徽章、积分排行榜等。达到指定积分可兑换精美农产品或限定纪念品。
通过AR数字化体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览园将实现传统展示方式与现代科技的深度融合,大幅提升游客参与度和体验感。在科普教育方面,寓教于乐的互动方式将提高知识传播效率;在文化传承方面,生动的AR呈现方式让农耕文化更具吸引力;在运营效果方面,社交分享功能将扩大园区影响力,带动客流提升。同时,数据分析系统将帮助园区持续优化内容和服务,实现科普教育与游客体验的双赢。